2014年10月以后评上职称的教师退休后工资职称还有作用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2014年10月后,机关事业单位已经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了。对于这个问题,只要看一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中有关养老金计算的办法,就可以有答案了。

二、如果你在十年过渡期内退休并且按老办法计算养老金的话,也是会按你退休时的岗位级别套算到2014年9月时的岗位级别工资计算养老金的。你在2014年评上了职称,岗位级别晋升了,退休时的岗位级别高一些,套算的工资也相应高一些,计算养老金的工资基数就会比没有晋升职称要高一些。这时候,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也就会比没有晋升职称要高一些。

二、如果你的养老金是采用新办法来计算的话,那就更有用了:

1、职称晋升了,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增加了。职称评上后可以晋升到更高的岗位,可以获得更高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在收入方面是增加了的。这些增加了的收入,第二年是要算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就是说,养老保险缴费要多了,那么你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比没有晋升职称时是要高一些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高,退休时计算出的基础养老金就会高一些。

2、职称晋升了,个人账户养老金余额会有所增加。职称晋升,工资增加,缴费基数提高,养老保险缴费增加,那么进入你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金额也就相应增加了。在退休时,个人账户余额就会多一些,计算出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相应地多一些。

3、职称晋升了,视同缴费指数会相应地提高。如果你是2014年9月前参加工作的教师,在退休时是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在计算养老金时也就会有“过渡性养老金”这一项。而在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时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是与你退休时的岗位级别有关的。你的职称晋升了,岗位级别也就晋升了,视同缴费指数也就相应的提高了一些。那么,你的过渡性养老金也就会提高。

用新办法计算的主要就是由三部分构成,即: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从上面可以看出,职称晋升后,在退休时,这三部分养老金都有增加,那么总的养老金肯定也就多了。

因此,2014年10月后评上职称的教师,随着聘用岗位的晋升、工资的晋升,对退休时的养老金提高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建议:如果能晋升职称,能聘用到更高的岗位,还是要尽量去努力、去争取,因为一旦获得晋升,是会一直影响你晚年的收入的。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欢迎交流探讨。

2014年10月后进的职称对退休养老金大有用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养老金是按新老办法对比来发放。先说一下老办法,老办法是按退休时的职务或岗位级别加级别或薪级套2014年10月的老工资标准之和再乘以退休发放百分比来计算,再加上补贴和工资增长率。这里注意的是按退休时的职务或职称去套2014年10月前的老工资标准核算,并不是按2014年本人的职称级别核算。再说说新办法,新办法中所核算的养老金起最主要作用的是视同缴费指数,而视同缴费指数是按退休时的职称岗位级别和薪级来确定。视同缴费数额只与工龄和缴费指数以及各地区历年职工平均工资有关,职称任职时间长短已不再考虑。

2014年10月以后,评上职称的教师退休,也就是养老并轨改革以后,评上职称的教师退休,所评职称还有作用吗?

我认为,2014年10月以后所评职称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而且,这个作用那是长久与潜在发挥作用的。在这里,要想所评职称发挥应有作用的关健在于,被所在单位批准聘任到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也就是说,你只是仅仅评上职称是不够的,只有被聘任上岗,才是最为紧迫的第一要务。

须知,聘任上岗后的工资福利待遇,是紧密关联挂钩联动的。2014年10月以后评上职称,且经单位批准聘任到岗后,所在单位就必须按照有关政策规定,按所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套算兑现相关工资福利待遇,如果属于聘任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聘任后的工资福利待遇,一定会对号入座,所享受岗位工资肯定会上一个大的台阶。而评聘职称后的工资收入大幅提高,退休后也会通过新的中人计发办法得到切实的体现,这是毫无疑义的,是板上钉钉子的事情。

不用想就知道,当然有用了,而且是太有用了!

要不然的话,还会有谁去争着抢着评职称。

不管你是中人,还是新人,只有评上更高一级的职称,或者更严格的说,是聘任了更高的技术职务,才能有更高的养老金。

首先是当前收入有一个大的提高。这个提高,对未来退休养老金的确定,也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基础。

由于职称高了,工资自然就高了。各种津贴、补贴也提高了。就连单位缴纳“五险一金”,额度也不一样。进入个人账户的住房公积金,进入个人医疗账户的钱也多。

按照新的养老政策,养老金的确定,最主要的条件,就是看你缴纳的额度。“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也就是说,工资收入多,缴的保险就多,养老金就多。

即使是过渡期的中人,退休也是按照晋升后的标准执行。按比例增加的差额也多。

所以,晋升职称还是打破头的事情。

一定要努力争取。

反之,如果希望与世无争,那就放弃,好落个松心自在。我一个同事就说,养老金“多也发不了财,少也要不了饭。”

凡是2014年10月1日之后评的职称,职务,都不再计算,按缴费基数计算,不再考虑技术职称和职务,只计算到2014年9月30日,这是过渡期办法,过渡期从2014年10月开始计算,为十年,过渡期结束之后,完全按照和企业一样计算办法,不再计算职称和职务,工资。

答:已经在当时的工资中体现。
1、水涨船高,评上职称的当年,就有相应调整。
2、退休后,每一次加薪,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所以非常有用。
3、评上职称与“早、高”休戚相关。后期的每次提高,随之而来。

有用的,比如2015年退休,他的办法为:(2014年9月工资十退补)X(比例,35年以上100%)十2015(3)号文件增加额度(职称高的高),还要乘年增长率,所以评上职称有用的,这是过渡期办法。如果你退休还早,那更有用了,职称调了,工资涨的多,缴费也多,职业年金也多,退休时,按新办法有个视同缴费指数(你退休时职称级别指数十2014年9月职称指数),同时你的实际缴费指数也相应高,综上,你说有关系吗?

回答:肯定有用,为什么呢?

.首先现在退休待遇的计发标准是:1.老办法即2014年9月份工资按照公龄长短的比例计算,你在10月以后晋升的职称会增加一个职级差;2.新办法计算是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养老金的多少跟本人缴费金额有直接关系,职称变了,工资会跟着涨,那么你的缴费基数也高,所以养老金也高,新办法计算出来的养老金就高;3.新办法计算出来的养老金高,那么新办法与老办法想减的差值就大,每年差值的10%的递增比例补贴就高。

其次,如果你离退休还有好些年,那你得的职称用处更大,每年涨工资,每年的养老金缴费基数都在增加,以后退休养老金就会增加。

最后,如果你是在上海这样的城市,退休后养老金的上涨挂钩调整与职务职级挂钩,那你得的职称就更有用。

谢谢约问。说法多种多样。这不是个人所能主导和决策的问题。职称的评定说明了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你的职务是得到了认可的标准,和到权威机构资质的确定。它应该在你到了退休年龄后的资历认定,应该是有其作用的肯定。

大家都清楚,2014年实行了工资改革和养老金制度改革,改革后评聘的职称对今后退休计算养老金有作用吗?肯定的说有作用,而且作用很大。

一是教师的工资直接与职称挂勾,职称越高对应的工资就越高。

比如初级职称十二级岗位比中级职称十级岗位少760元左右。中级职称十级岗位比高级职称七级岗位少1270元左右。

二是职称越高,缴纳"五险一金"的工资基数就越大,所缴纳的养老金,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等就越多。

养老金个人只交8%,而单位就要交20%。职业年金个人只交4%,单位就要交8%。医疗保险个人交2%,单位就要交8%。住房公积金个人交12%,单位对等交12%。所交这些钱,已后都算自己的线。工资基数越大,缴存就越多。

三是退休时的职称工资要直接影响退休养老金。职称越高,岗位工资就越高,计算出来的养老金就越多。个人缴存的养老金越多,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

影响退休养老金的直接因素有本人实际工作年限,本人退休时的职称工资,本人实际交养老金的年限,交养老金,职业年金的多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本省上一年在职在岗人员月平均工资多少。而平均工资越高,计算出来的养老金就越多。这也是各省区产生养老金不同的原因。

当然已经正式办理退休手续,以后职称对退休人员就汉有影响,也没有作用。

因为退休后增加养老金已不在与职称挂勾,而是与退休时认定的工教龄年限挂勾,与本人每月实际领取的养老金挂勾。与退休人员的年龄有关,70岁以上的有倾斜增加,年龄越高,增加额越大。

所以说职称在计算退休养老金时有很大的作用,而正式办理退休后职称没有作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