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支装备洋枪的军队是什么时候建立的?谁指挥的?袁世凯操练的新军除了洋枪还有什么装备?战术方面

清朝第一支装备洋枪的军队是什么时候建立的?谁指挥的?袁世凯操练的新军除了洋枪还有什么装备?战术方面有进步吗?

第1个回答  2014-01-20
早在曾国藩和李鸿章时期,为了对抗太平军(太平军装备了大量的火器),开始引入洋枪。清光绪二十年 (1894) 十二月,清政府派胡燏棻编练“定武军”。是年冬屯驻马厂,因营房不足,翌年九月转小站,沿用老盛军(周盛传)营盘进行新法操练。 胡燏棻编练的定武军,从组织、训练、技术、武器等方面改变了湘、淮各 军的陈腐落后的状况,仿西法创练,初聘汉纳根为总教习,汉纳根因“所办各节,事多窒碍,旋即中止”,离开了定武军。德国人史卡纳,挪威人曼德等,都曾为定武军教官。 定武军由天津、山东、河南等地招募而来,在小站建 10 营,分步兵、炮兵、工兵和骑兵 4 个兵种,步兵 3000 人,炮兵 1000人,工兵 500 人,骑兵 250 人,总计兵额 4750 人。定武军使用的武器,均为购自西洋的先进武器。光绪二十一年 (1895) 十月,袁世凯接管定武军,改建新建陆军,胡燏棻 调任 津芦铁路督办。 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三人到小站后成为袁世凯练兵的重要助手,以袁世凯署名的“训练操法详晰图说”一书就出自他们三人之手。这三个人后来被人们称为“北洋三杰”。除此三人外,袁世凯又陆续调来一些武备学堂的毕业生。如曹锟、段芝贵、张怀芝、王占元、卢永祥、李纯、陆建章、鲍贵卿等等。这些人懂新军事,成为小站练兵的重要骨干。

1906年时北洋第六镇的装备情况:
成军之初,全镇共有曼利夏步枪6863支,小口径毛瑟步枪253支,哈其开斯步枪37支,共7153支,小口径毛瑟马枪140支,曼利夏马枪924支。1906年,北洋兵备处发日式三十一年式步枪6849支,三十年式马枪1483支,替换下原来的杂式步、马枪。1908年,近畿军械局又配发日式二十九年步枪6支,马枪4支。总计全镇应共有日式65毫米步、马枪8342支,因二十四混成标东调随带走步马枪1809支,则此时第六镇实有步马枪6533支。
原有格鲁森57毫米陆炮12门,格鲁森57毫米山炮32门,克虏伯87毫米围城快炮4门,马克沁机关枪8挺。1906年,北洋兵备处配发法国克鲁苏75毫米陆炮36门,克鲁苏75毫米山炮18门,替换下原来的杂式火炮。总计法式克鲁苏75毫米火炮54门。
枪炮以外,按全镇统计(二十四标东调之前),另有标旗6面,营旗24面,军官佩刀372把,军佐佩刀126把,军官六响手枪257支,军官七响手枪215支,军佐六响手枪36支,军佐七响手枪49支,炮目兵七响手枪355支,马兵刀988把,短兵刀1046把,洋步号98支,洋马号59支,洋步鼓26面,铜吹哨342支,四倍光千里镜284具,八倍光千里镜180具,侧视镜219具,孔明灯633具,号灯20对,救伤床69架,子药箱192个,大洋镐 192把,大洋锨576把,大洋斧96把,叠锯144把,小洋锨3024把,小洋斧1200把,小洋镐1824把,修枪炮器具20副,军乐队刺刀50把,枪刺劈剑器具308副,军乐器具一套。
第2个回答  2014-01-20
1,忘了,见2
2,薛焕
3,主要是政策和纪律方面的,装备方面反正我了解不多
4,肯定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